建筑形式的仿生是創新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通過研究生物千姿百態的規律后而探討在建筑上應用的可能性,這不僅要使功能、結構與新形式有機融合,而且還應是超越模仿而升華為創造的一種過程。上述建筑師的作品無疑值得在建筑創作中借鑒的,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和吸收自然界中千變萬化現象的內在規律,我們就能有取之不盡的源泉。遺憾的是也經常會出現一些簡單模仿某一形象的作品,如1974年建的京都人臉住宅,還有美國的許多“熱狗”快餐店的具象廣告式建筑,這些都已背離了建筑仿生的意義,只是一種單純追求新奇噱頭的效果,它既無創新的價值,也不能與周圍生態環境取得協調,是一種建筑文化的糟粕,這是需要引以為戒的。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