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接觸灌漿應優先于接縫灌漿之前灌注。當兩者連續施工時,其間隔期不宜少于3d。
(3)接觸灌漿應在回填砼溫度等參數達到施工圖紙要求時灌漿。在灌漿前,首先通水檢查管道的暢通性和灌區的密封情況,通水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發現管路堵塞,應采用壓力水或風水聯合沖洗或反向沖洗的方式使管路暢通。發現外漏,首先應采用棉絮、水玻璃砂漿、環氧砂漿嵌縫。
(4)接觸灌漿采用1∶1、0.6~0.5∶1兩級水灰比灌注,從低處向高處依次連續開灌,灌漿過程中,回漿管和排氣管間歇放漿,在設計壓力下,當灌區停止吸漿,采用最濃級水灰比漿液灌注至回漿濃度與進漿一致時,持續10min即可結束灌漿,閉漿待凝。
(5)接縫灌漿前,首先測定縫面的張開度和砼溫度,測縫計測得張開度值不宜小于0.5mm,砼溫度測量采用縫面充水悶管測溫法,溫度應達到設計規定值。
(6)對接縫灌漿的管路系統進行“單開通水檢查”,進、回管路單開出水量宜大于30L/min,排氣管的單開出水量宜大于25L/min,對灌區的密封性進行通水檢查,縫面漏水量宜小于15L/min,發現串漏,立即作嵌縫處理。
(7)正式灌漿前,對縫面充水浸泡24h,然后放凈并通風吹干縫、管內余水。
(8)接縫灌漿采用3~2∶1、1∶1、0.6~0.5∶1三級水灰比,水泥標號525#。開灌水灰比3~2∶1,當排氣管出漿時,即改為1∶1,當排氣管出漿濃度接近1∶1時,即改為0.6~0.5∶1灌注至結束,灌漿壓力的大小以縫面增開度為準進行調節控制,灌漿壓力的計算以排氣管(槽)高程處的壓力為準。在設計壓力和縫面增開度控制標準下,變漿至最濃漿液灌注,當排氣管漿液接近最濃級,縫面吸漿率不大于0.4L/min時,持續20min,即可結束灌漿,在壓力下封閉進、回管口待凝。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