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挖孔樁的優點
近幾年來.人工挖孔樁在多層、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應用如此廣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基礎成本低廉。相對于大開挖采用柱下獨立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具有較為明顯的成本優勢。筆者曾在某電機廠職工住宅設計中,采用人工挖孔樁:監理人員及甲方則認為采用柱下獨立基礎更省錢.設計方又補充了柱下獨立基礎的設計圖紙。經甲方進行預算對比兩者造價.發現人工挖孔樁要便宜得多,最終幾方均一致同意采用人工挖孔樁。
(2)施工簡便。它對施工設備要求較低,主要使用人工操作因目前我國建筑市場上人力成本是較低的,所以它直接導致了基礎成本低廉同時.樁基施工中.省卻了大開挖等土方工程。一柱一樁,單個或多個工程基礎可同時開工,互不影響,施工操作起來具有可同時全面鋪開、施工速度快等優點。
(3)受力明確,樁端持力層易于控制,基礎沉降小。
(4)施工時無噪音,場地污染小
2 人工挖孔樁的設計
2.1 樁的布置
在工程設計中.樁的布置較為重要.尤其是在磚混結構中。有些設計師在設計時由于5-.期較緊,對樁布置未仔細推敲.最后往往無謂地提高了基礎造價.且未能充分發揮挖孔樁的承載力。設計中.應盡量減少樁數.盡量考慮發揮樁基擴大頭的效益,樁身直徑在滿足。D遠遠大于800的情況下宜小不宜大,因其直接影響到樁身配筋的大小。布樁時,樁距不宜太小.否則上部結構傳荷較小,導致樁基未充分發揮作用,增加了樁數。對于框架結構.原則上采用一柱一樁,而剪力墻及筒體結構則采用群樁在結構設置變形縫處.也可采用兩柱合布一根樁,但應盡量使柱合力重心與樁中心重合。
2.2 樁端持力層的選擇
根據荷載大小,可選擇承載力較高的砂、卵石層或壓縮性較小的硬塑狀粘性土層或巖層作為持力層。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仔細分析地質報告,認真比較選不同持力層時樁基承栽力,如樁長增加較少而承載力增加較大.筆者以為根據結構荷載情況,可考慮將持力層落入較深硬質土層.這樣擴頭尺寸可減小,樁身直徑亦可能變小,安全性則有較大提高.從而達到較好的“性價比”。同時,樁長不應少于5m,樁長少于5m的按墩基礎考慮,若埋深大于3m、直徑不小于800ram、且埋深與樁身直徑的比小于6或埋深與擴底直徑的比小于4.亦按墩基計算。樁長亦不應太深,應根據當地施工經驗及有關規范具體而定。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