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結構比一般框架結構住宅有明顯的優點,一般框架結構住宅多是矩形柱或方形柱,建成后難免在室內留下許多柱楞,既有礙觀瞻,又影響家具的擺放,給住戶使用帶來不便與麻煩。有人可能會認為現在大量的住宅和正在建設的住宅多為磚混結構,不也是挺好嗎?為什么要建這種異形柱框輕結構住宅呢?當然,磚混結構自我國五十年代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所建住宅絕大多數是這種結構,磚混結構確實有以下優點:造價低廉、取材方便、技術簡單、施工容易等,同時它還存在許多缺點:使用大量實心粘土磚,而粘土磚是耗費大量肥沃土地和大量煤炭得來的,而我們的可耕地在一年一年地減少,人口在一年一年地增多,勢必與人爭地,毀壞大量可耕土地,這有悖于我國的基本國策——必須十分珍惜我們的每一寸耕地;而且還應看到,我國現已做出了禁止使用粘土磚的規定,限期實施。那么,我們應該因地取采用什么新型材料取代粘土磚來建造住宅呢?依我看,選擇異形柱框輕結構住宅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異形柱框輕結構住宅的發展歷史吧!
這種結構最早是由天津市在七十年初開始采用的。之后又從1988年起,經歷了三年的持續發展,逐步在住宅建設中推廣了框輕結構體系,至今為止,天津市已建成的這種結構住宅面積累計已達1000多萬平方米。天津市的實踐表明,異形柱框輕結構住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并愈來愈顯示出其良好的發展前景。為此,天津市巳把這種結構體系確定為今后重點發展的住宅建筑結構體系。
石家莊市近年來也有這種體系的住宅出現,它位于市東南郊的燕港怡園內,采用的是異形柱框剪力墻結構,使房間布局規整,有效增大了室內使用面積,而且墻體分隔靈活,便于住戶裝修改造。同時,這種住宅的抗震性能也優于磚混結構。它一出現,即受到了當地市民的關注與厚愛,紛紛前去參觀、購買,充分顯示出其無可比擬的先進性和前瞻性,值得在其它城市大量推廣使用,滿足人們群眾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需要。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既然這種結構體系的住宅有以上所述優點,那么,這種結構在設計時有沒有設計依據呢?答案是肯定的。這項工作已由天津大學和天津市建材摹筑設計院共同研究實驗并編制出《大開間住宅鋼筋混凝土異形柱框輕結構技術規程》(DB29—16—98)這一規程。為推廣使用這種結構體系提供了設計上的依據。在該規程中,對這種結構體系的特點、受力分析方法、適用范圍、構造節點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同時他們還編制了計算機軟件,為設計這種結構體系的住宅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技術手段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