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紹勘察過程中遇到的沉積巖的實際變化規律,沉積巖在風化程度多以中、微風化與強風化互層狀,而不是常規由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再到微風化的層序之前從事軟土地區的勘察相對多點,基巖地區相對少些。對沉積巖接觸的不多,實際接觸幾個工程之后,發現以往對沉積巖在風化程度上有些誤區,如勘察揭露的巖性總以為在順序上它是從殘積土、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微風化的層次變化關系。但實際工程中發現很多時候并不是這樣的風化層序,多數情況它是很雜亂的,如果按常規思路去勘察和分層會帶來很多不足和麻煩。
對于完成的幾個工程涉及的沉積巖,在風化程度多以中、微風化與強風化互層,厚層連續的中、微存在并不多見,多為每隔幾米就會有強風化夾層。對于樁基工程來講,勘探深度如按中微風化巖為樁端下3米來控制就可能會因孔深不足出現問題。如一旦樁長變長,就會面臨持力層厚度不足的問題,補勘成本就非常高了。
對于沉積巖,勘察剖面的連線,宜按風化帶來連。雖然不象普通的沉積層那樣平緩,但也有相應的變化規律,只不過風化帶里的軟弱或硬夾層比較多,連線不那么漂亮而且很麻煩。如按風化帶來連剖面,會給設計人員一個比較清晰的整體認識,同時也提醒他們不能按簡單的嵌巖樁來進行設計。
造成沉積巖風化程度及巖性變化較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構造運動和地下水的影響,造成風化不均。沉積巖在成巖規律上與覆蓋層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在風化程度上卻大有不同,所以在勘察過程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按常規次序的風化規律來解譯和誤判,否則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在樁基工程等抽芯發現樁底是厚層的強風化巖而不是中微風化巖,按嵌巖樁來進行設計的樁就比較麻煩了,端底注漿或重成樁成本都會很高,是那方來承擔相應的責任呢。
上面的一點經驗希望能給勘察人員一點提醒,勘察方案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以免產生不良的后果。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